当前位置:首页更多资源精神补习班学霸笔记

学霸笔记

一切都是熟能生巧,没有人能一夜变成学霸。

工作成果=效率*时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对于学习,英语背单词也好,复习考试也好,刷题也好,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如此,要么提高效率,要么拉长时间战线。至于高效的学习方法/技巧,每个人的学习模式都不同,譬如有人 习惯视觉记忆,有人喜欢抄书,有人听力记单词最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学霸与否,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很多事情到最后只是一个选择,选择是否去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当你肯做且坚持做下去的那一刻,路就会渐渐明晰了。

学霸笔记

篇1—-控制学习节奏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我认为控制学习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人的学习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学习心态没有调整好。经常学习了整整一天,但是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只有3个小时,奇怪的是时间都去哪里了,自己明明坐在图书馆一整天啊。

满怀焦虑和愧疚地回到宿舍,强迫自己再学习。在学习了3天以后,崩溃了,陷入极度沮丧的状态,或者没有完成的任务会被推到明天,明天又不会完成…… 改变这种状态其实很简单,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实现它。 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适当的时间去学习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大块间隙时间不如预期的那么大。有的时候你花了一整天时间准备学习,似乎一天24小时有16小时可用,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中间将有很多打断你的事。在每一天早晨规划好时间,看看哪一段时间真有事,某些事情中间会有些小的时间段。如果这个小的时间间隔超过20分钟,刚好一个番茄的时间就用它来进行一点学习。因为他们被夹在两件事之间,你必须强迫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随时带着你要用的资料,提前选好一个非常近的学习地点,在那个空档里快速开始行动,像一场迅速的突袭战~快速烧杀抢掠一堆知识~

尽量不要选择晚上安排大量学习。很多人喜欢学习的时候选在晚上,我以前也喜欢这样,因为看起来从下午7点钟吃完饭之后,我到12点至少有5个小时可用。这个时间看起来又长,又安静,脑子又清晰。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我们几乎所有的人在晚上都会精力衰退,容易进入放松和娱乐的状态。你用这段时间来学习,经常有一种“啊,我这么辛苦,都这么晚了,我还在学习,为了学习我真是牺牲了好多啊”这样的想法,它会让你觉得心累。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以你想象中的速度完成任务,你就没有时间再补救你的任务了,就只能选择熬夜,或者把它推到第二天。第二,睡前使用你的大脑会使你紧张,疲倦,影响你的睡眠质量。所以,尽量将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安排在早上,降低晚上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数目。

2.把时间分成几段

假设你今天要学习7个小时。你可以安排上午学习2.5个小时,下午学习2.5小时,晚上学习2个小时。这样你只需要在中午12点之前完成2.5小时,在2.5小时之后你就有完成任务的感觉,而且2.5小时看起来不太长~心理上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在早上和中午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晚上只分配一点点任务,这样白天重晚上轻的任务安排,会让你觉得上午已经完成了任务的一大半,下午和晚上就有了一种掌控和胜利了的感觉,让你学习起来会更放松。

3.学习中间适当放松

这个非常重要的!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吃完饭后整个人脑子就不动了,像是整个人都傻了,所以你需要玩一会儿,睡觉,散步等等放松下。稍作休息,让你的注意力远离学习任务,脑袋里一直想着学习就像手机开了后台软件一样消耗你的精力和意志力。为了下午更专注,高效的学习,中午适当休息是必不可少的。早晨学两个半小时后中间的休息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奖励,这样会让你在学习中一直保持充沛的精力。

将大约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分割成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段。学习1h,就放松10分钟左右。这时间可以走动,活动下筋骨,也可以眺望远方休息下眼睛。这种短暂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持续学习很长时间,你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同时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惫。正确的学习方式是维持短时间的巨大精力的爆发,然后适当休息,再开始下一轮1h的冲刺。

4.不同内容交叉学习

假设学了一个小时英语,那就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学习其他的科目。不同学习内容有助于你减轻对学习的厌恶感和疲劳感。

保持新鲜感,刚一个小时正学得很兴奋,在这个时候停止,这样结束后会储存一个有趣的心理遗留,那么学习的思想会有一种非常饥饿的感觉,有助于学习上瘾。不要总是学到脑子塞满再停止。整个学习方法的核心是保持短时间的学习激情,及间隙娱乐带来回报感,避免长时间学习,减少心理压力。

学霸笔记

篇2—-学习方法

我是2015年5月份才开始复习考研数学,一再担心自己复习晚了,要知道大学这几年上课都是随便听听,重新抓起课本就非常棘手了,不过好在我自己有一套自学的学习方法,今天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首先是阅读书本。那时我正在学习《线性代数》,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先读了好几遍,每次我的阅读的重点都不一样。

首先,通读一遍课本。这次通读的要求相对简单,书上的证明,例题等等,这是很难理解的,暂时不要去看,只读定义、概念、还有说明性文字。在阅读时,用记号笔做一些标记,例如在关键段落上划线,并在不理解的地方标记,或者依次将重要结论标记出来。不要求读懂,即使你不明白,只需要这么把书读过一遍。也许你会问,这样很多概念都不懂,走马观花地读一遍有效果吗?我的回答是:真的有,它只是给大脑里留下了一个印象,虽然说现在还不懂,但至少会在大脑里已经有这么一个概念,这些东西已经进入了大脑,就会慢慢的越来越熟悉。这一步只需要两三天就可以完成。

第二步,这是相当重要且有效的一步:将整本书的定义、概念或重要知识点全都整理出来。线性代数的话,知识点基本都是书上的定理了。而整理方法的话,不推荐自己手写出来,虽然加深印象但是效率会很低,速度也慢。我当时是在网上找到这本书的pdf,把所有定义都复制下来,全部粘贴在word中。整理出来后,打印出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阅读。

为什么我要说这一步是很重要?因为这一步可以使后面的学习变得很容易,从而提高效率。学习这件事其实就是分为两部分,理解和记忆。书上的推导,证明和题目的解题方法都需要理解和记忆的。而这些概念,结论和公式,都需要牢牢记住。要知道大学的书本与高中的相比要难的多,原因主要就是需要记的东西又多又复杂。高中则没有这么多的定义,也没有太多抽象定理,公式比较简单。

我说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越复杂的事情越要记住,而不是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书本真正难理解的地方就是后面的内容会用到很多之前的知识点,或者定义。简单打个比方,假如这些结论、定义没有记住,基本上就看不懂后面的推断和证明。相反,如果一个证明或定义定理是我们已经知道的,那这个证明就不会很难懂了。只要你把知识点和重要的结论整理出来,即使不会,也方便随时查阅,就和自己已经记住的效果是一样的。(就算不刻意去背这些东西,多查几次,用多了就很熟悉了,再背也比较容易) 这是专门整理出知识点、结论的第一个优点:它将为以后的读课本例题提供极大的方便。不懂就查,效率会高很多。还有一个优点:让记忆的效果变得更好,人们没有专门梳理出知识点和结论,这些需要记住的要点零碎地分布在整本书里,不仅容易漏掉,而且也很混乱,不好记忆。

第三步,再读一遍课本。这时候就是读证明,例题依然可以不管,将主要精力完全放在证明上,那些概念、说明文字都可以直接跳过去不读。这时会发现,由于第一次的通读,而且定义和结论已经整理出来,读结论压力会小很多,一般可以完全读懂。如果还有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做个标记,但是绝对不要停顿,别在这上面耽误时间。因为很多知识点最初很难理解,是因为经验并不丰富,等到读到后面,经验丰富了,再来看前面的知识点就很好理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此时一天读完几十页就非常轻松,于是,三四天就把这一步完成了。

使用上述方法读书,感觉就和流水线的操作一样,将各个步骤分开了。在过去,我们习惯于从头到尾阅读概念、定义、例子、证明。但是我发现,如果将它们分开来做比在一起效率更高。这道理就是由易到难。先做容易的事,做基础,再做难的,就会感觉比较容易。否则,直接开始很难解决的事情就会花费很多时间。

完成以上步骤后,教材已经读了两遍,理解得很好了,接下来就该做题目了。

首先,大量地读题目。假如共有五章,我先将前三章的题目都通读一遍,然后再去做第一章的题。这样的好处是,当我们学到了后面时,再来看前面的题目就会觉得很简单。

第二步,自己动手做题。因为之前读课本的方法很好,所以当老师讲到四分之一的时候,课本已经读了两遍了。这样接下来就有足够的时间用在读题、做题上面了。期末考试一般都是很基础的知识,只要平时多读题,多做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期末考试,别人会做的,你一定会做。别人不会的,你也可能会做,这样你的成绩就会遥遥领先。

学霸笔记

篇3—-提高效率的经验 

做一件事,首先我们必须专注于如何做得更好。例如学习,现在我有个好主意,接下来,我想要把这个好主意变成具体的做法。

要明白到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件大的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马上完成。如果没有做任何安排,就直接去实施,那么每一次,自己都会觉得距离完成任务非常远。

例如,一个任务。第一种情况,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它。第二种情况,需要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它。显然,面对第一种情况的时候,我一定会充满斗志,积极性非常高的去做去完成。因为,我会感觉这件事情不难做到,我不需要太多精力就可以完成。而第二种情况(每一次开始做专业课时,情况都是这样),我总是感觉无精打采,总是找借口拖延,不愿意专心地去做事。原因是我不能马上完成它。我意识到,一旦开始这项工作,那么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枯燥的,会被任务所束缚。我要学习好久,说不定还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这么一想,我的积极性就变得非常低了。工作热情低,感觉任务越无聊,工作效率就越低。

因此,假如自己总是处于第一种状态,你总会感觉到即将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做事积极性越高。因为每一个任务用时不需太长,你也就更愿意花时间去做。相反,处于第二种状态,效率低,自己也不会感到完成的成就感。而且有了点滴时间(比如半个小时),我也会认为我不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很多任务,只想休息一下。因此难以抓住零碎时间。显然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好得多,而学习这件事只属于第二种情况,教材中有很多的题要做,而且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因此,改进的方法就是将大任务转化为小任务去完成。

任务划分好了之后,用电脑列出来,然后打印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真正的学习了。每一次自己要面对的只是1小时就能完成的一个简单的小任务。集中精力,马上做这件事,然后,自己就可以体会到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因此不那么累,也有了很多的精力去开始下面的任务。整个大的任务,就可以在一次次的全力以赴高效的学习中完成。

学霸笔记

篇4—-心态调节的经验

只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进行学习。备考期间压力在所难免,害怕自己的付出与最终的结果不能成正比;父母的、朋友的等等各方面的压力也都会凑巧的在这期间汹涌而至,但其实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你自己的心理压力造成的假象,所以当你产生这种想法时,一定要及时调整状态,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自己调节的经验:一是期望不要定的太遥不可及。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欲望太高,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形成的落差也就就越大,心态也就越容易失衡,所以不要给自己心态崩的机会,每天完成自己定的计划就是在慢慢实现目标的过程,不要小瞧。
二是要始终对自己保持自信,自卑的情绪谁都会有,但我会在它出现时及时调整,我觉得我肯定也可以做到(通常我会想一些我会的但别人不会的),然后厚积薄发,过度的自恋不可取,但偶尔也是要多找一下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三是要学会随遇而安的心境,我的一句人生格言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人生很长,我们总会在某一个节点陷入窘境,但是哪怕在很糟的情况下,我可能刚开始慌一下,但会立刻冷静,慌只会让你越来越没安全感,越来越迷失自己。所以某段时间的窘迫是在为你的以后做铺垫,听起来很鸡汤,但对于我来说却是真的不能更真的事实。与君共勉。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均收集于网络,本站不作存储!请勿相信任何内置广告!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发送邮件至:599964633@qq.com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所需权限

精神补习班

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全文(最新官方)

2019-10-15 20:40:05

精神补习班

学习计划大礼包分享

2020-1-8 0:40: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 纯七对文章2026年考研政治各机构全程班发布评论!
  • 哈瑞咩对文章2026年考研政治各机构全程班发布评论!
  • 哈瑞咩对文章2026年考研控制原理全程发布评论!
  • 陆六顺对文章公众号注销通知发布评论!
  • 纯七发布圈子Z2H 字帖
  • 纯七发布圈子城市租房生存指南
  • omeone对文章公众号注销通知发布评论!
  • lp7943对文章公众号注销通知发布评论!
  • hgleader对文章公众号注销通知发布评论!
  • 乔巴对文章公众号注销通知发布评论!
  • like对文章夸克网盘vip 年费仅需两元发布评论!
  • like对文章百度文库年费vip仅需61元发布评论!
  • 必上岸发布问答求2026信号与系统的考研班资源 等您回答!
  • 我的嘴不值钱对文章【2025】考研管综/管理类联考MPAcc各机构视频课件发布评论!
  • 日月谈对文章2024小学教辅汇总发布评论!
  • 百爱微雾海对文章2026年考研计算机408全程班发布评论!